2007年10月10日 星期三

那一天,我丟了飯碗



導演:廖德明 2005
片長:55分鐘
語言/字幕:中文/中文字幕


民國八十四年四月,中國時報為求南北平衡,強化中、南部地區新聞報導,以在地化為號召,向台日、台時、民眾等中、南部地方同業,招募百餘位在地編輯及校對等後製工作人員,期能以在地人的眼光編出在地人的中國時報。同年七月並分別在高雄及台中正式成立中國時報南、中部編輯中心。
八十九年初,由於中國時報轉投資事業連連虧損,裁撤中、南部編輯的流言在社內不脛而走,位了安撫人心,同年底,總經理余建新親自南下,分別至中南部編輯中心,讚揚同仁的工作績效,一人可當四人用,是個「小而美」的部門,宣佈不會裁撤中、南部編輯部。
九十年六月,那一天,我丟了飯碗......
本片透過中南編自救會成員的鏡頭,一方面呈現報社資方的真實面目,另一方面也讓人思考記者的勞動意識問題。

作者簡介:

大學聯考填了七個志願,從第一個到第七個都是「社會系」。結果台大社會系念了四年半,學科成績很爛,體育分數很高,幾度想作「拒絕大學的小子」。

出社會工作,常常換老闆,演過舞台劇,擺過地攤,做過最久的工作就是報社編輯,在數家報社「打滾」了十餘年,直到最後陪著同事丟飯碗,跟報老闆抗爭,從此加入失業勞工行列,也從此真正「學以致用」。


●作者的話:

「我長久觀察,台灣的媒體人是很沒有尊嚴的一群人。能爬到上面位子的,大概都是老闆的奴才,沒有什麼專業的堅持可言;被壓在下面的,往往也跟著那個不合理的機制,做些對老闆有利卻未必符合公共利益的工作。」這是一位資深媒體人的諍言。

「你說這些媒體人大牌?其實在外一條龍,回報社就成了一條蟲。」這是另一位資深媒體人的感慨。

揭開媒體工作的面紗,在光鮮之後其實有著不堪。

因為一篇報導,一個小記者被大老闆假扣押三千萬,辛苦工作的薪水被鎖在戶頭裡動不得,被戲稱「小蝦米對上大鯨魚」;一份民調顯示,民眾最討厭的人,繼政治人物、罪犯之後,媒體人排名第三;報紙上出現既不是新聞、又不是廣告的「專輯」「專題」,為政府施政化妝,成了媒體重要的收入,明明是置入性行銷,可是記者還是得掛名負責。

你以為媒體人走路有風,其實小蝦米比比皆是。

從自立報系、勁報、明日報、中時報系、聯合報系、台灣新聞報、台灣時報、台灣日報……,你都會看到這群小蝦米的身影。這群人只是想要努力做好自己熱愛的工作,只是想要不違背良心堅持新聞的專業,但報老闆的一句話就可以讓這些成為泡影。

《那一天,我丟了飯碗》裡的這群人,曾經是老闆誇讚的「莒光聯隊」,曾經是「一人抵三人用」的生力軍;這群人,學歷高,年紀輕,以工作為榮,以報社為榮,以為自己的人生可以按部就班、步步高升,以為自己是站在「適者生存」的那一邊,可是一夕之間,這群人的生計、人生的藍圖全走了樣。這群人錯信了老闆的承諾,正值盛年之際,成了失業勞工。

●《那一天,我丟了飯碗》試著反省以下三個課題:

1、工作權,這個憲法賦予的基本人權,這個抽象的東西,落實到每個人身上,會是什麼模樣、會有什麼意義?
2、媒體人,自認高人一等的白領階級,自認適者生存、努力就有收穫的腦力勞動者,到底是不是個勞工?
3、抗爭,讓人經驗到什麼?讓人怎麼樣重新看待自己、看待社會?

影片部落格網址:
http://blog.roodo.com/miquel

沒有留言:

 
Blogger Template Layout Design by [ METAMUSE ] : Code Name Gadget 1.1